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步入高质量发展机遇期
作者: | 发布时间:2019-03-26 | 点击量:
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步入高质量发展机遇期
教育改革一直是全社会长期关注的话题。2月13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
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
亲子教育专家刘勇赫认为,职业教育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决策,他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现在我国本科入学率已经接近50%,在这个阶段,考虑到市场与发展的需要,发展职业教育势在必行。大力发展应用型的大学和职业院校,可以解决市场职场所需,提升个体求职就业能力,鼓励个性发展与个人优势的发展,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提升社会效能。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职业教育改革在扭转大家对于职业学习的误解,帮助整个社会回归理性务实的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做好生涯规划,健康发展。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公布,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坚定决心,真正开始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即‘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要实现这‘三个转变’,并通过‘三个转变’的实现从深层次上提升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就必须发展高层次、高水准、高标准的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要建设现代化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必须要有大批优质职业技能人才资源作支撑。这是全世界发达国家早已经全面证明了的基本规律。
《方案》提出,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度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
要建设多元的办学格局,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同时支持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
对于如何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刘勇赫表示,首先,要调整应用型大学与职业院校的比例,大力发展职业学院;要在政府、学校与社会三者形成职业教育共同体。企业与职业学院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实习与成为正式职员的机会。
其次,在高中开展生涯指导课程与社会学教育等内容,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学会自我选择,学会判断。大力为高中生提供实习机会与社会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提前体验社会生活。
最后,为大中院校开设职业体验,提供咨询,培训等专业服务。大力开展职业体验馆,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自己的兴趣与优势,收获社会经验与社会交往技巧。
要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完善是根本。当前,亟待加强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质量提升,以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迫切的职业技能人才需求。其次,要参照发展国家的经验,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国家标准,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做到不但学以致用,而且“用即好用”。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优质的职业应用型人才,在这方面不妨打破师资的学历限制,引进一大批工匠型人才走上三尺讲台,做好传、帮、带。三是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二元制培养模式,积极鼓励和扶持民办职业教育学校的发展,实现实质性的产学研结合,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职业教育机构直接挂钩,按需培养,以岗定课,彰显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
上一篇:图书馆继续开展“送书下班级”活动